大同混煤(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价格为970元/吨,与上期持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大型先进煤气化、煤直接制油、煤间接制油、煤制乙二醇、大型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大型设备的开发和运用使得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我国煤炭转化发展迅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均名列世界前茅。全国煤矿数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8万多处减少到2020年底的4300处左右,增加先进产能6亿吨/年左右。
我国在煤电低碳发展方面,掌握了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关键技术,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应用于产能1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示范项目,采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污染物脱除、煤基能源废水处理技术实现节能环保。四是煤炭生产和供给模式不适应新发展要求。提要:煤炭工业需要在全面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能源体系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建立煤炭柔性生产供应体系,适应煤炭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全面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建设以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与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煤炭协会等国际组织深度合作,与包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波兰、乌克兰等主要产煤国交流日趋增多,逐步从跟随式合作发展到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相互形成助力,耦合发展将是以新能源为主、低碳体系建立的重要途径。
采用高分子合成方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如聚碳酸脂类、橡胶类、染料类、特种溶剂类等的高价值产品或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之原料)总之,要从源头上减排二氧化碳,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转化利用、变废为宝,特别是聚焦于它的化学利用,以高价值的化工品和高性能材料为主要目标产品。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及地方政府势必进行能源资源战略调整,可能会出台一些压缩煤炭产能、减少煤炭相关产业资金投入等政策,使煤炭资源处于不利的发展环境中。需求端,由于煤炭供应偏紧,目前焦企焦煤库存处在近三年同期低位水平,低库存背景下下游采购积极,焦煤整体供不应求,煤矿库存持续下降,虽然煤价高位下游出现一定观望情绪,但补库操作依旧困难。
国信期货黑色研究员邵荟憧对财联社表示,产区煤矿生产接连收紧,高频数据反馈,截至上周五,汾渭调研样本煤矿权重开工率周环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至101.57%,导致现货煤价再创新高。动力煤将继续挑战1100元/吨大关 基本面上,短期动力煤供应持续偏紧,电厂、港口库存持续下降,需求方面,火电厂电能当月产量持续增加,表明近期对于动力煤的需求不断上升。从库存结构看,中间环节库存与终端电厂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未来用煤淡季的补库压力较大,短期基本面预期偏弱,但偏弱的预期中仍有补库预期支撑。周四煤炭板块期货再度疯涨,焦煤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逾7%,焦碳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逾5%,动力煤主力合约盘中突破1000元/吨大关。
短期焦煤供应矛盾难解,价格具备向上驱动。盘面动力煤表现仍偏强,后续关注保供政策的实行情况。
中期需关注国内煤矿产能恢复情况以及中蒙通关政策执行情况对供应紧张格局的边际改善。焦煤焦炭供需仍未迎来拐点,多头趋势延续 银河期货研究员王超对财联社表示,焦煤焦炭近期大涨,主要是由于停止澳煤进口后,蒙古疫情扰动,进口焦煤减少导致出现了供需缺口,现货价格一路上涨,同时今年国内煤矿事故多发,安全检查趋严,国产煤矿增量受限,需求端焦化厂开工虽有下滑但对焦煤需求仍旺盛,整体库存仍在大幅去库。动力煤主力合约将继续挑战1100元/吨大关。市场人士表示,市场投机情绪不减,盘面价格继续冲高上行,短期需关注政策端风险。
王超同时指出,焦炭近期受环保督察组进驻山东影响,焦化厂开工以及产量下滑,同时受焦煤成本支撑,焦炭现货价格不断走高,目前第10轮提涨落地中,从7月底累涨1,160元/吨,从供需情况看,焦煤焦炭供需仍未迎来拐点,多头趋势延续。海通期货研究员赵若晨对财联社表示,目前由于沿海地区气温高企,叠加下游工业需求释放,日耗还没有显著回落;供应端增量尚不及预期,中下游因发运成本高导致库存过低对煤价形成支撑。此外蒙古口岸通关效率整体偏低,预计短期通关难有放量市场人士表示,市场投机情绪不减,盘面价格继续冲高上行,短期需关注政策端风险。
从库存结构看,中间环节库存与终端电厂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未来用煤淡季的补库压力较大,短期基本面预期偏弱,但偏弱的预期中仍有补库预期支撑。中期需关注国内煤矿产能恢复情况以及中蒙通关政策执行情况对供应紧张格局的边际改善。
此外蒙古口岸通关效率整体偏低,预计短期通关难有放量。短期焦煤供应矛盾难解,价格具备向上驱动。
王超同时指出,焦炭近期受环保督察组进驻山东影响,焦化厂开工以及产量下滑,同时受焦煤成本支撑,焦炭现货价格不断走高,目前第10轮提涨落地中,从7月底累涨1,160元/吨,从供需情况看,焦煤焦炭供需仍未迎来拐点,多头趋势延续。国信期货黑色研究员邵荟憧对财联社表示,产区煤矿生产接连收紧,高频数据反馈,截至上周五,汾渭调研样本煤矿权重开工率周环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至101.57%,导致现货煤价再创新高。海通期货研究员赵若晨对财联社表示,目前由于沿海地区气温高企,叠加下游工业需求释放,日耗还没有显著回落;供应端增量尚不及预期,中下游因发运成本高导致库存过低对煤价形成支撑。盘面动力煤表现仍偏强,后续关注保供政策的实行情况。动力煤将继续挑战1100元/吨大关 基本面上,短期动力煤供应持续偏紧,电厂、港口库存持续下降,需求方面,火电厂电能当月产量持续增加,表明近期对于动力煤的需求不断上升。周四煤炭板块期货再度疯涨,焦煤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逾7%,焦碳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逾5%,动力煤主力合约盘中突破1000元/吨大关。
需求端,由于煤炭供应偏紧,目前焦企焦煤库存处在近三年同期低位水平,低库存背景下下游采购积极,焦煤整体供不应求,煤矿库存持续下降,虽然煤价高位下游出现一定观望情绪,但补库操作依旧困难。动力煤主力合约将继续挑战1100元/吨大关。
焦煤焦炭供需仍未迎来拐点,多头趋势延续 银河期货研究员王超对财联社表示,焦煤焦炭近期大涨,主要是由于停止澳煤进口后,蒙古疫情扰动,进口焦煤减少导致出现了供需缺口,现货价格一路上涨,同时今年国内煤矿事故多发,安全检查趋严,国产煤矿增量受限,需求端焦化厂开工虽有下滑但对焦煤需求仍旺盛,整体库存仍在大幅去库。银河期货研究员张孟超对财联社表示,从动力煤供需格局看,供应端增量已陆续释放,但远不及市场预期,且可持续性仍待观察,需求端煤耗持续高位盘整,短期压力仍较大。
因此,低库存叠加产出供应接连释放收紧信号,提振盘面看涨情绪,今日焦煤主力合约2201价格突破3000元/吨实时掌控井下人员分布情况,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与煤矿其他应用系统集成,四相科技煤矿人员高精度定位系统可实现从井上到井下对作业人员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助力煤矿企业强化人员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历经三次修订的新《安全生产法》,对处于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阶段的煤矿行业而言,无论是强调以人为本和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还是要求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四相科技将依照不断更新的行业标准,持续优化现有技术方案,为煤矿安全生产和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以人员安全保障为核心,利用精确位置感知技术协助煤矿企业有效弥补人员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复杂矿井内实现人员精确定位绝非易事。事故溯源分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有着军转民背景的UWB超宽带定位技术,无论是精度还是稳定性都非常符合当下矿井环境内对定位技术的高标准要求。早在2011年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中,就明确提出要建设井下人员高精度定位系统,用以强化井下人员生命安全保障。
正文: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三次修订版正式实施。完善危险区域/危险源/危险行为预警告警机制。
加紧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完善人员安全保障体系,则成为现在乃至未来煤矿智能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l 井下高精度定位系统:通过防爆定位基站、定位标签、引擎软件等核心模块搭建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从事前预防到事后救援,全方位保障人员安全。提高井下突发事件救援应急效率。精确定位,构筑人员安全防线深耕位置物联网领域多年,四相科技拥有业内领先的厘米级UWB定位技术。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煤矿是典型的高危型工业代表,受恶劣地质条件的影响,人员作业环境危险系数极高。井上唯一性安全检测:基于人脸识别及定位技术,对进入装置内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和定位标签卡识别,实现双重身份验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新《安全生产法》在保持安全生产基本性条款不变的情况下,新增22条,修改幅度高达90.7%,着重强调了人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强有力措施加码安全管控力度。在煤矿井下巷道空间内,明确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是保障其安全的重要前提。
想要了解更多方案详情,欢迎致电官方客服:199-3811-9293(同微信号)未来,四相科技将依照不断更新的行业标准,持续优化现有技术方案,为煤矿安全生产和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留言0